2025年光伏新政430、531并网节点

2025-03-13

微信公众号封.jpg


光伏新政430、531


2025年光伏行业的“430”和“531”并网节点是两项关键政策的时间分界点,主要涉及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价政策调整和市场机制改革。


“430”节点(4月30日)

  • 政策定位:这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新老政策执行的分界点。

  • 核心内容:

    • 在4月30日前完成备案并成功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,仍可沿用原有的电网接入方式和固定上网电价(通常为燃煤基准价或补贴电价),以锁定政策红利。

    • 主要针对“全额上网”模式的工商业项目,确保其在政策切换前享受较高的电价收益。

  • 市场影响:引发工商业项目的抢装潮,企业为赶在截止日期前并网,加快项目建设,导致组件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。


“531”节点(5月31日)

  • 政策定位:标志着新能源市场化全面入市的起点-即上网电价不固定,可升刻可跌。

  • 核心内容:

    • 5月31日前并网的项目仍可享受保障性收购政策;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,其全部电量需进入电力市场交易,通过竞价形成电价,不再享受国家补贴。

    • 新政策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回归电力商品属性,电价由供需关系决定,且需适应“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”。

  • 市场影响:

    • 增量项目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,尤其是户用光伏可能因电价波动导致回报周期拉长,部分企业调整租赁模式和安装费用以降低风险。

    • 预计下半年可能出现需求空窗期,组件价格或从抢装期的高位回落,甚至腰斩至0.5-0.6元/瓦区间。


3. 政策叠加效应
  • 抢装潮与价格波动:两大节点叠加导致2025年上半年出现罕见抢装潮,组件价格短期内从0.66元/瓦涨至0.7-0.8元/瓦,部分型号甚至“一片难求”。

  • 行业结构调整:政策加速了市场洗牌,中小企业因现金流压力可能退出,而龙头企业通过产能控制和战略调整占据优势。

  • 长期趋势:市场化改革推动行业向精细化运营转型,企业需提升电力交易能力和智能化管理水平。



“430”和“531”节点是政策驱动的关键转折点,前者通过锁定原有电价政策刺激短期抢装,后者通过市场化机制重塑行业长期竞争格局。两者的叠加效应导致2025年光伏行业呈现“上半年火热、下半年降温”的震荡态势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下您的评论吧